一、微专业简介
《海洋生物与湿地保护翻译》微专业秉承“科技为人文赋能,人文为科技赋值”的理念,协同海洋与生物工程学院、盐城市湿地与自然遗产管理中心、盐城国际传播中心等单位共同办学。本专业顺应“新文科”建设需要,立足江苏海洋生物产业园(大丰)和盐城黄(渤)海世界自然遗产资源优势,开展海洋生物与湿地保护领域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与知识传播,服务地方海洋生物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盐城湿地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世界湿地保护经验的本土化借鉴,培养面向盐城以及长三角地区海洋生物涉外企业、湿地保护领域事业单位和政府对外文化宣传部门的复合型应用翻译人才。
二、培养目标
本微专业旨在培养既精通中外语言互译技能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同时又掌握海洋生物与湿地保护领域专业知识的“外语+专业”或“专业+外语”的复合型应用翻译人才。通过本专业的交叉融合学习,学生能够有效开展海洋生物与湿地保护领域科技文本的翻译实践与知识传播,有效服务地方海洋生物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盐城湿地文化的对外传播以及世界湿地保护经验的本土化借鉴,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三、结业要求
本微专业致力于计算机辅助翻译、海洋科技翻译、环境治理翻译、海洋科学基础、湿地保护与管理等方面的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结业后能够胜任海洋生物产业涉外企业、湿地保护领域的语言服务工作。通过本专业学习,学生应获得以下方面的素质、知识和能力:
1.具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强烈的家国情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责任担当。
2.熟练掌握常用计算机辅助翻译软件的操作与应用;能够高效、准确地翻译海洋生物与湿地保护领域的专业文献、报告及政策文件。
3.深入理解海洋生物生态学、湿地保护原理及相关法律法规;熟悉国际海洋生物与湿地保护领域合作框架、协议及最新研究成果。
4.具备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能够跨文化交流,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态保护观念;能够有效促进国际间在海洋生物与湿地保护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5.能够独立或团队协作完成海洋生物与湿地保护翻译项目的策划、执行、质量控制及总结报告撰写。
四、修业年限、学时与学分
1.修业年限:原则上3学期,不超过5学期
2.学时:256学时
3.总学分:16学分
五、招生对象及报名条件
本微专业面向全校招生,具体报名条件如下:
1.报名学生须思想品德高尚,热爱党,热爱人民,有志于为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
2.报名学生热爱翻译实践和对外文化传播,有志于在海洋生物产业国际化、湿地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领域有所作为;
3.报名学生原则上应就读于大学二、三年级;若学生为非英语专业需已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学生为英语专业的则需专业成绩排名班级前1/2。所有报名学生均应无考试不及格和其他纪律处分记录。
六、课程设置
本微专业共开设“海洋与湿地生态学”“海洋科技翻译”“环境保护翻译”“计算机辅助翻译”“英语技术写作”“企业岗位认知实践”等6门课程,共256学时(理论课程140学时,实践课程116学时),计16学分。

七、其他
报名时间:即日起至10月15日
报名咨询:外国语学院周老师0515-88298627
办公地点:希望大道校区润美楼A405
微专业咨询QQ群:10476748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