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概况

学院概况

“外”联世界,“语”通未来——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欢迎您

学院简介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13年7月,是江苏省翻译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副会长单位、盐城市高校国际传播实践基地。学院设有英语、日语两个本科专业和翻译专业硕士(MTI)学位授权点,建有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语音实训室和学生自主学习中心。近年来,学院顺应“新文科”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获批“人工智能应用科技翻译”专业特色学院和“海洋生物与湿地保护翻译”微专业,主动对接江苏1650产业体系和盐城“5+2”战略性新兴产业,以服务地方产业的国际化发展为目标,以“应用科技翻译”(海洋生物翻译、新能源翻译、ESG翻译等)专业方向特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协作等形式,致力培养“外语+专业+人工智能”复合应用型人才,满足了盐城和苏南地区技术型涉外企业对应用科技翻译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近五年来,学院共有102名学生考取东南大学、吉林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连续四年考研率居全校文科学院首位。2024年英语专业年终就业率达95%,日语专业年终就业率达100%,毕业生就业于江苏永强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江苏永恩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日本三菱重工、华为日本研究所等外资或涉外企业,学院多次荣获就业先进集体、考研先进集体和招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专业介绍

【英语】 英语专业办学始于1989年,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B等级。本专业始终秉持“强本色、创特色”的办学理念,厚植英语语言文学基础,强化应用科技翻译能力特色,构建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校企、校校合作等多元协同的教育格局。

特色亮点:

本专业依托学院翻译专业硕士学位点(MTI)和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构建起从本科到硕士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和培养“英语+海洋生物+人工智能”复合应用型英语人才。本专业与英国桑德兰大学、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与考研生造机会。本专业与江苏康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苏省舜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南京策马翻译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6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1个和产教融合课程5门,实现教学与实践的无缝对接,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技能、敏锐的思辨创新意识、开阔的国际视野以及丰富的跨学科知识的高素质复合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和科技、教育、文化、商贸、传媒等领域从事翻译、教学、管理和外事等工作,也可攻读翻译、英语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等相关学科方向的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

综合英语、英语语音、英语读写、英语笔译、英语视听说、英美文学、跨文化交际、科技英语翻译、海洋资源与环境英语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近五年的平均年终就业率高达95%,80%以上的毕业生就职于涉外机构、跨国企业及教育领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5%。学院鼓励学生考研深造,近五年共有88名英语学生考取东南大学、吉林大学、厦门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爱丁堡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

【日语】 日语专业办学始于2008年,现为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江苏分会副会长单位。在“2025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B等级。本专业立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造“日语+”专业特色和育人模式,践行“知识筑基、能力进阶、素养赋能”的递进式育人理念,致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跨学科能力的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

特色亮点:

本专业依托“人工智能应用科技翻译”专业特色学院、计算机辅助翻译实验室和“盐城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市级智库,通过凝练“科技日语翻译”和“国别区域研究”专业特色方向,积极探索和培养“日语+新能源+人工智能”“日语+外宣翻译+国际传播”复合应用型日语人才。本专业与日本东京外国语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国际交流平台与考研生造机会。本专业与中日(盐城)绿氢产业国际科创中心、江苏省舜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2个、创新创业教育平台1个和产教融合课程2门。本专业致力于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应用能力培养,近五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学科竞赛奖50余项,获批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20余项,获批江苏省高校本科优秀毕业论文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素养广受认可。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面向盐城和苏南技术型涉外企业,培养具有翻译应用能力和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应用型日语专业人才。学生毕业时,能够在政府部门和科技、教育、商贸、文化等领域从事翻译、外事、管理等相关工作,也可攻读翻译、日语语言文学、区域国别学等相关学科方向的硕士学位。

主要课程:

基础日语、高级日语、日语视听说、日语阅读、笔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理论与实践、科技日语翻译、商务日语翻译、外宣翻译、区域国别学、跨文化交际等。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近五年的平均年终就业率高达98.5%,70%以上的毕业生就职于日本三菱重工、华为日本研究所、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涉外机构、跨国企业及教育领域,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6%。学院鼓励学生考研深造,近五年共有54名日语学生考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东华大学、日本立命馆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

学院特色

1.党建引领,推动学院三全育人工作提质增效

学院党总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取得实效。近五年来,学院学生获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特等奖4项,全国大学生外语能力大赛国赛银奖1项、铜奖5项;获批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92项(其中国家级和省级26项),学生活动获新华日报、中国教育报、盐阜大众报等媒体报道。学院第二课堂课程体系建设日趋完善,学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亮点纷呈。学生志愿者寻访红色资源,参与红色资源保护、综合利用等志愿服务活动,获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活动江苏省三等奖。学院连续五年累计组织200余名青年志愿者参与服务国际会议,接待了17个国家和地区的800余名嘉宾,系列活动获中宣部学习强国、扬子晚报等媒体平台报道。

2.产教融合,推动学院外语教育教学提质增效

一是积极推动“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改革。近五年来,教师获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项、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3项(其中重点1项),发表教研论文60余篇,出版教材4部;英语专业学生四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80.22%,专业八级一次性通过率82.26%;二是创新构建“产教融合,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与江苏康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盐城)等企业深度合作,共建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产教融合课程、产教融合教材以及真实项目案例库;三是创新设置“学科交叉,注重复合”的课程体系。学院积极顺应“新文科”建设需要,主动打破学科专业壁垒,在传统外语主干课程基础上创新设置“人工智能辅助翻译”“科技英语翻译”“科技日语翻译”等应用翻译课程,着力将人工智能翻译技术和行业外语(海洋生物技术翻译、环保装备技术翻译、风电装备技术翻译等)融入课程教学之中,成功构建了能够体现行业产业特点的、能够体现学生复合能力培养的、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特性的应用科技翻译课程群。学院外语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获省级学会教学成果一等奖(2023)。

3.引培并举,推动学院学科科研工作提质增效

近年来,学院通过引培并举,切实提升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学院现有专任教师83人(高级职称人数占比51.81%,博士及在读博士人数占比30.10%),28人次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资助人选、校“优秀教师”、“最受学生欢迎的教师”、“感动盐工人物”等荣誉称号。2022年,学院“翻译”学科获批校级重点培育学科。2024年,学院获批翻译专业硕士(MTI)学位授权点。近五年来,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等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26项,出版学术专著(译著)17部,在《外语界》《中国外语》《外语与外语教学》等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研究论文3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美国史学文摘、剑桥科学文摘转载。

4.校地协同,推动学院服务地方社会提质增效

学院凭借翻译学科优势和多语种教师资源,积极服务地方企业口笔译需求,近五年来教师服务企业横向到账经费累计达600多万元,为地方行业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语言服务支持。此外,学院与盐城市委宣传部国际传播中心合作共建“高校国际传播实践基地”,与盐城市哲学社会科学联合会合作共建市级新型智库“盐城地方文化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与盐城市公安局合作共建特色新型智库“黄海瞭望国际文化交流研究中心”,积极服务地方政府决策咨询,多篇调查研究报告获省市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寄语

展望未来,百舸争流。新时代,新征程,外国语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学校升博创大战略目标和发展定位,凝心聚力,躬耕教坛,潜心育人,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以语言为梁,以发展为基,积极挖掘学院教科研深度与广度,着力建设“省内一流、行业领先”的高水平应用型学院,为培养更多更高素质、复合型的外语人才贡献力量。

期盼相逢,共筑辉煌!

(数据更新至2025年09月28日)

地址:江苏省盐城市希望大道中路1号 邮政编码:224051 盐城工学院外国语学院 版权所有 © 2008-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