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至20日,2025年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在福建福耀科技大学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构建自主培养体系,服务人才强国战略”,全国英语教学及管理等近900位代表齐聚福州,共探新时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之路,共促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外语力量。外国语学院周学恒副院长参会。
研讨会中,教育部高等学校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扬州大学俞洪亮教授作了题为“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大学英语服务“四新”能力的再提升”的主旨报告。他指出,随着“四新”建设全面深化,大学英语教育应拓展教学目标内涵,从人文教育走向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协同;升级课程形态,从单一语言课程走向融合发展的超课程生态;促进教学主体新发展,推动师生在新文科和数智时代背景下实现能力和素养的新升级;同时,俞教授以《新农科大学英语》教材编写为例,强调大学英语课程应发挥服务与支撑作用,在课程内容中深度融入“理解当代中国”教育,依托“四新”教材,培养国家战略急需人才。
此外,环球网全球化事业群总召集人李蓉以“传播实践下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思考”为题,剖析了当前国际传播人才存在的语言与国际传播能力薄弱,全球视野欠缺,培养周期长、转换效率低,实战技能不足,短视失矩等问题,并指出高素质国际传播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视野与思维方式,将语言能力与专业技能深度融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王俊菊教授表示,数智时代,大学外语教学应通过知识融合、文化交互、实践导向与技术赋能为课堂提质。大学英语课程应增强语言与文化的融合,落实立德树人;有机融入中华文化,强化文化自觉和文明互鉴;注重全人教育和全面发展;增加知识浓度和文化营养;推动课程体系建设本地化和校本化。北京外国语大学张虹教授表示,在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育应肩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使命。张教授以教材编者视角解读《理解当代中国 大学英语综合教程》设计,为教师有效使用教材、提升学生国际传播能力启发思路。
全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研讨会是一年一度的教学研讨盛会。本年度会议延续第九届高等学校外语教育改革与发展论坛要义,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积极研讨高校大学英语教学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