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推动跨学科教学协同创新,10月11日下午,外国语学院邀请马克思主义学院马海燕副教授在润美楼A404会议室开展课程思政集体备课会。马海燕副教授作题为《课程思政建设:跨学科视角的“增值利器”》的专题讲座。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周学恒主持,学院班子成员及全体教师参加。
马海燕老师围绕“课程思政是什么”“为什么要跨学科合作”“我们怎么组队合作”三个核心问题,系统阐释了跨学科视角下外语学科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实施路径。她指出,课程思政旨在打破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将价值引领融入知识传授全过程,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在谈到跨学科合作的必要性时,马老师结合外国语学院近年来在服务地方文化发展、参与全球滨海论坛志愿实践、组织“挑战杯”竞赛项目等方面的实际案例,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有助于拓展教学视野、提升育人实效,形成“共研、共享、共进”的合作氛围。
针对如何有效开展跨学院合作,马海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联合组建“专项课题申报舰队”,推动课程思政教研教改项目落地;二是联合指导具有学科特色的学生竞赛,促进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三是联合设计前沿性课堂教学内容,推进课程建设向“深入性、创新性、有效性”迈进。她强调,“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鼓励两院教师携手共建课程思政协同机制。
本次备课会为外国语学院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也为今后跨学院教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院将继续加强资源共享与团队建设,助力培养兼具专业能力与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